女企业家的“狠劲儿” 2020-05-08 16:39
自去年以来,美国不断打击中国企业,在美中企以华为为代表都面临异常严峻的形势和考验。然而,华为上下团结一心,共克时艰,安心做好“自己的事”,没有被困难吓倒,没有在险阻面前后退,体现了中国人“威武而不屈”的那股子气、那种劲儿。
纵观中国商界的杰出企业家,他们有两个明显的共同特征:第一,自我认识度高,他们对自我有非常清晰的定位,不会随波逐流。第二,有坚定的毅力,他们对要做的事情都很坚持,即便失败也还是前进。董明珠身上这两个特征表现得非常明显。最近,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排行榜公布,中国“铁娘子”董明珠首次跻身世界前三。
在中国空调史上有两波大规模的多元化扩张风潮,在这股风潮中,董明珠选择了专注地走专业化道路。比如,对一度非常“火爆”的房地产投资,格力电器就屡屡说“不”。在一次采访中,董明珠就曾透露:“我们有太多进入房地产业的机会,我们到哪里投资建厂,对方都说,我给你几千亩地搞房地产吧,但都被我们拒绝了。你知道吗,别人说,从没有遇到过像你们这样的人,别人一来都是先把地圈得大大的。”
对于这份坚持,说起来简单,要做到其实并不容易,它需要企业家必须耐得住寂寞。很多人劝董明珠“做空调多辛苦,一台才赚几百块钱,做房地产或者股票,一夜就赚多少亿”。但董明珠却坚持,“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体现在产品上,在空调领域也还有很多事情能做。”正因为拒绝了外界的各种诱惑,格力才得以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技术研发上,保持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长期雄霸业内第一的位置。相对应的,很多传统的实业家把心思转移到其他领域,赚“快钱”让他们分了心,起家的实业反而弄砸了。
时过境迁,在别人没意识到的时候,一直主张“除了空调,格力电器还没有打算进行多元化,因为专业化是没有止境的”的董明珠却开始了大胆的尝试:一是做手机,二是造芯片,三是造汽车。这一次,董明珠又受到了各种质疑。对于手机,市场已经厮杀成一片红海,业内认为这时董明珠一头扎进去,是非常任性的决策。对于芯片,中国还没有哪个企业尝试成功,董明珠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外界自然一片唱衰。因为要制造汽车,董明珠更是被拉下了董事长的位置。
董明珠却一再表态:“大家都不看好我做智能装备、手机还有芯片,可这几件事我一定要干,因为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。”她说到做到,为了实现造车梦,她主张收购珠海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银隆,却遭到了股东大会的全面否决。董明珠没有因此却步,而是以自掏腰包、拿出全部身家的方式宣布入股,并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拉上了刘强东、王健林等商业大佬一起入股,其中王健林毫不犹豫就给了董明珠5亿元,董明珠振臂一呼,最终拿到了30 亿元资金, 如愿以偿。
董明珠到底在坚持什么呢?对格力了解的人都知道,董明珠在致力于把格力制造转型为格力智造,她在为格力布局一个更大的梦想。对于外界的争议,董明珠说:“外面讲我是一个很强势的人,很多帽子戴在我头上。但我不是为自己牟利而做的决策,是为大众利益做的决策,我相信一定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。每一件事虽然会得罪一部分人,特别是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。但是为了大众的利益,这些人一定要得罪。”
董明珠说:“我绝对不会随波逐流!”她的这种气魄和自信让人坚信,她想要的一定就能实现。